圖錄號: 717
估價RMB: 900,000-1,500,000
成交價RMB: 1,288,000(含傭金)
717
梅貽琦(1889~1962)罕見親筆西南聯大時期日記原稿
洋裝本一冊、證書一幀
本標的計有:
1.梅貽琦1945年9月~1946年4月間日記一冊。
2.梅貽琦當選國民大會教員團體北區代表證書一份。(1948年)
出版:1.《梅貽琦日記 1941-1946》扉頁圖版,黃延復、王小寧整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2.《梅貽琦西南聯大日記》圖版P8,黃延復、王小寧整理,中華書局,2018年。
刊載:3.黃延復整理《梅貽琦日記選》,載《近代史資料》總70號P161-210,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8年9月。
著錄:4.《梅貽琦日記 1941-1946》P171-213,黃延復、王小寧整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
5.《梅貽琦西南聯大日記》P202-250,黃延復、王小寧整理,中華書局,2018年。
說明:梅貽琦被譽為清華“永遠的校長”,是兩岸清華大學共同的校長。
此為市場上僅見的梅貽琦日記。最早由清華大學校史專家、著名學者黃延復整理并刊載于1988年《近代史資料》,后被完整納入《梅貽琦日記 1941-1946》,于2001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其中,1946年2月4日日記為整理者刪去,未見發表。
梅貽琦西南聯大時期日記原稿一冊,共53頁,始于1945年9月10日,迄至1946年4月12日,長約七個月,排日記事,偶有補記痕跡,除1945年11月7至25日斷記從闕外,逐日無遺。日記內容以梅貽琦主持西南聯大、清華大學復校和“一二·一”運動善后而作,兼及梅貽琦與蔣介石、朱家驊、翁文灝、陳寅恪、傅斯年、蔣夢麟、聞一多、吳宓、任鴻雋、陳衡哲、梁思成、林徽因、陳納德等數百位中外人士的過從,具可見梅氏之為人,及其興辦教育之努力和苦心,對研究西南聯大、清華校史、昆明學生運動及抗戰史均有重要價值。
日記起筆之時,距日本投降尚未彌月。梅貽琦時任西南聯大校務委員會常委兼主席,為與當局商討籌備復校及教育政策問題頻繁往返于昆明、重慶和北平。僅日記創作期間,即有1945年9月10日赴渝、10月11日返昆、11月7至25日抵渝后轉赴北平、12月11日赴渝、12月12日返昆,1946年2月15日赴渝、2月27日返昆等行止,其間曾參加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教會學校戰后設計委員會、聯大常委會、聯大校務會議、清華評議會、清華聘委會等諸多會議,并與美國大使館、英國大使館、國民外交協會、中英文化協會、中英科學合作館等組織時有往還。
日記對于立體了解梅貽琦的形象有重要價值:
首先是教育家的本色。梅自陳“余對政治無深研究……對于校局則以為應追隨蔡孑民先生相容并包之態度,以克盡學術自由之使命。昔日之所謂新舊,今日之所謂左右,其在學校應均予以自由探討之機會,情況正同。此昔日北大之所以為北大,而將來清華之為清華,正應于此注意也”(1945.11.5);又謂“蓋倘國共問題不得解決,則校內師生意見更將分歧,而負責者欲于此情況中維持局面,實大難事。民主自由果將如何解釋?學術自由又將如何保持?使人憂惶!深盼短期內得有解決,否則匪但數月之內,數年之內將無真正教育可言也!”(1945.10.28)。日記反映出抗戰勝利后的西南聯大教授、師生間意見分歧,“一二·一”昆明慘案后,聞一多、潘光旦及學生們要求伸張正義,當局則以不限期復課即解散聯大為要挾,梅貽琦在其中努力周旋,心力交瘁,謂“從事教育逾卅年,近來頗感失望”。梅貽琦雖然不支持學生的過激行為,但學生游行或有優異表現時,梅氏往往密切關注,實即為學生護法。
二為民國風度。如稿中凡三次談及蔣介石,謂“蔣主席在軍委大禮堂召宴,余被排座在主人之左,得與談話”(1945.9.25),又謂“午前將出門,有電話來,謂主席約于官邸午飯。12點至孟真處約同前往。到后始知更無他客,飯前后談及者為教育復員”(1945.10.10),梅氏均表現得進退有度、不卑不亢。甚至“待、宋、翁三院長在中央黨部禮堂請客”,因到達時“主人竟皆未到”,梅貽琦“留十余分鐘”即拂袖而去;云南省代主席李宗黃宴請梅貽琦、傅斯年時座位安排不當,二人先后提出抗議,使得李“一再道歉”;又關麟征就任云南警備總司令,梅“未待禮成先歸”。
三為個人情趣。從日記中可見,梅貽琦懂戲曲,好飲且懂酒,好打麻將(看竹),好養花飼草,且在與諸多名流的太太交流時從容有度。其中有關飲酒的記載約有二十處之多,如:至美大使館飲酒閑談至十二點始散,“光旦言回家后吐一次,余則入室便睡耳”,翌日晚間又赴飯約,“飲酒三種,雖稍多尚未醉”(1945.10.1);“食時飲‘羅絲釘'酒甚烈,又連飲過猛,約五六杯后竟醉矣,為人送歸家。以后應力戒少飲”(1945.10.14);“晚六點余應一多、家駟昆仲及叔偉、辰伯飯約于昆南宿舍潘家,他客只孟真、今甫,飲酒據報有九斤之多”(1945.11.5);“至全聚德食燒鴨,福田攜好Whisky一瓶,不覺瓶之罄矣”(1945.11.27);“飲陳Red Label頗好”(1945.12.9);“入座半小時許別出,但飲酒已三玻杯矣”(1946.1.13);“路攜陳酒半瓶,參他酒飲之仍甚清冽,不覺其多,余話似特多,蓋已微醉矣”(1946.1.15);“席間主人出其久存之洋酒如cherry brandy、whisky,皆甚醇美,予為眾人勸飲稍多,然無醉意,歸家稍坐即睡矣”(1946.1.29);“西餐甚佳,惜太多。酒亦好(自做櫻桃酒),惜太甜”(1946.3.10)。至于打麻將賭博,梅謂“飯后看竹,獲三千有零。晚王仍之廠長約飯,飯后與章、王及秘書長竹戰,日間所贏,晚間盡輸去矣。二點散”(1946.1.8);“(午)飯后看竹八圈稍負”,晚飯后又看竹,“未有出入”(1946.1.9)。
四為感情生活。日記中記載了梅貽琦一段不為人知的戀情。其戀人為朱經農續弦楊凈珊。梅貽琦去重慶時常常寓居求精中學朱經農家即因此。日記整理者刪去的2月4日日記,所載內容即為給楊覆信。
另有梅貽琦當選國民大會教員團體北區代表證書一幀,作于1948年3月。
MEI YIQIRARE DIARIES DURING HIS STAY IN THE SOUTHWEST UNIVERSITY
One album of diary and one certificate
Illustrated: Diaries of Mei Yiqi (Between 1941 and 1946), title page,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1
Published: Selected Diaries of Mei Yiqi (edited by Huang Yanfu),Material of Modern History, issue no. 70, September, China Social Science Press, September, 1988
Literature (part): Diaries of Mei Yiqi (Between 1941 and 1946), pp. 171-213, Tsinghua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 2001
Note: Attached is a certificate of Mei Yiqi.
19×16cm 31×36.5cm
RMB: 900,000-1,500,000
作者簡介:梅貽琦(1889~1962),字月涵,天津人,為梅曾臣長子。曾作為“庚子賠款”首期留美生赴美留學。自1914年由美國伍斯特理工學院學成歸國,即到清華擔任教學和教務長等多種職務。1931年,梅貽琦出任清華校長,在抗戰間,以校務委員會常委身“教授治校”的民主制度。1949年去臺,后在臺灣新竹籌辦清華原子科學研究所,恢復“國立”清華大學。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