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1408
估價RMB: 50,000-80,000
成交價RMB: 126,500(含傭金)
陳鴻壽(1768~1822)?致印人湯禮祥信札
紙本?鏡片(二頁)
識文:點山親家尊兄執事:月前得書,意必即日就道,故不具覆。頃荷續示知從者留滯淮陰,負累可想,系念無似承諭,當如數于出月望后寄杭可也。改撥軍需,最為正辦,奈何人人異詞耶。弟旋溧兩月,亦復頑適如常。惟酬應益不可支,加以征調籌捐并備碾,運動輒盈千累百,復此之累可勝言哉。近更焚琴煮鶴相逼而成違心之舉,宦途況味,真成嚼蠟,如何如何。晨起草草奉覆,即請旅安,不盡。愚弟陳鴻壽頓首。十月廿六日。
鈐印:曼生(白)?陳鴻壽印(白)
說明:湯禮祥上款。
???本通信札當為陳鴻壽在溧陽知縣任上所書。嘉慶十六年(1811),陳鴻壽主溧陽縣宰,歷時五年。十八年(1813),溧陽大旱,民不聊生,時任知縣的陳鴻壽為民請愿,設法賑災,活人無算。湯禮祥曾在《懷陳曼生》詩中云“客里逢君至,過從意未闌。清游遍吳苑,一夕到淮安。我欲封書寄,昨聞行路難。饑民滿江北,何計挽狂瀾”,即述此事。在本信中,陳氏向作為親家兼友人的湯禮祥傾訴賑災籌款政務之艱巨,宦途況味及憂民之切,溢于言表。
???作宰溧陽的五年是陳鴻壽人生中最為輝煌的時期,《墨林今話》贊其“廉明勇干,卓著循聲,創文學,修邑志,辦賑災之善,為大江南北最。”公余之暇,陳氏嘗仿龔春、時大彬兩家法,與楊彭年等良工合作設計紫砂新樣,并撰為銘詞書而鐫之,創制詩書畫印融為一體的“曼生壺”,開啟了紫砂茗壺的文人化時代。
CHEN HONGSHOU LETTER
Ink on paper, mounted (two pages)
Note: Dedicated to Tang Lixiang.
22.5×17cm×2
RMB: 50,000-80,000
作者簡介:陳鴻壽(1768~1822),字子恭,號曼生、曼龔、種榆仙客等,浙江杭州人。嘉慶六年拔貢,官至淮安同知。工書法,善山水、花卉,精篆刻,亦擅刻竹。與陳豫鐘齊名,世稱“二陳”,為“西泠八家”之一。
上款簡介:湯禮祥[清],字典三,號點山,清仁和(今杭州)人。諸生。工詩,善治印,宗浙派,仿黃易,布局謹嚴工穩,用刀渾樸。與奚岡、陳鴻壽、何夢華等友善。著有《棲飲草堂詩鈔》。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