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2488
估價RMB: 900,000-1,200,000
成交價RMB: 1,380,000(含傭金)
QIANLONG PERIOD, QING DYNASTY A GILT-BRONZE CENSER, A VASE AND A CASE
19×11×17.5cm重量:2373g
2.5×8×6cm重量:264g
高:13.5cm重量:377g
RMB: 900,000-1,200,000
斑銅(西關銅藝)是云南特有的特色傳統工藝品之一,至今上有300多年歷史。斑銅工藝制作復雜而嚴格,采用高品位的銅基合金原料,經過鑄造成型,精工打磨,以及復雜的后工藝處理制作和成它"妙在有斑,貴在渾厚",褐紅色的表面呈現出離奇閃爍,艷麗斑駁,變化微妙的斑花而獨樹一幟,堪稱金屬工藝之冠。
一件生斑工藝品的制作周期很長,往往要做一個多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由于生斑材質較脆,又要經過鍛打才能成型,所以廢品率很高,稍不注意,前功盡棄。其中,燒斑工序是生斑制作技術的關鍵,溫度過低,原料中的成分無法結晶,過高又被融化而毀壞器型。所以,燒斑的操作過程不示外人,甚至外姓徒弟也不得見 。由于其制作出的效果美觀華麗,后來就被引進至宮廷造辦處,作為宮廷銅器制作中的一種樣式。而此次出現在西泠拍賣上的,便是一套有著斑銅工藝的乾隆造辦處風格的爐瓶盒三事
爐、瓶、盒三式組合自十五世紀明早期就已出現,其后盛行于清代,是宮廷重要的陳設用品,在書房、廳堂的案幾上均可設置。清宮舊藏的爐瓶盒式樣既多,且制作材質也頗為豐富。三式,由爐、瓶、盒各一件組成,爐多用鼎或簋的樣式,瓶多長頸,盒或園或方,三式一定要統一設計且統一風格。材質多以銅、玉、瓷為主,但成套傳世者十分少見,更顯珍貴。香爐,焚香用器,用以祀神、供佛、熏衣等之用。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漢的鼎彝,官、哥、定或明清有名的瓷爐以及著名的宣德爐,都可用來作焚香之器。
此為鼎式爐。體偏四方,束頸,肩部兩側各飾斑銅紋雙耳,雙耳規整,線條優美流暢,腹部邊緣四邊出棱,平底,下承四足。蓋面鏤雕纏枝牡丹花卉紋,以金獅為提鈕。因長期使用的緣故,爐蓋鎏金部分有些許脫落,裸露出底部的紅銅色。爐為上折直口沿,以容納爐蓋,口沿內側鎏金,金水完好,口沿外側則為烏黑黝亮之皮殼,與鎏金對比強烈,系造辦處特有之皮殼上色工藝。口沿處黑底描金雙龍戲珠紋飾,盡顯皇室氣度。束頸處則又以斑銅裝飾,低調的奢華。腹部四周外壁正中都有開光,開光內塹刻細密的魚子紋為地。前后內為海棠花式開光高浮雕鎏金人動物花卉紋,人物動態刻畫逼真,獅子的毛發刻畫生動而富有張力。左右為圓形開光鎏金高浮雕花卉紋飾。圖案高挺有力,枝干有鏤空處系模仿唐代鏤空鏡之工藝。整身紋飾精細華麗,運刀精修,法度嚴謹,剛柔并濟。開光外腹部亦呈現黝黑皮殼。
盒為長方形,盒面為開光內飾鎏金高浮雕云鶴紋。紋飾挺勁,兩只仙鶴翱翔于云霧之中,靈活生動。盒內滿鎏金,盒外紋飾部分之外通體黝黑。箸瓶,盛置火箸火鏟之用。此瓶方筒狀,下承高足。腹部作四面開光,內鏨刻花卉紋飾,并施以鎏金。圖案別致生動,高挺有力,枝干有鏤空處系模仿唐代鏤空鏡之工藝。銅瓶小巧精致,高挑挺立,氣勢凜然。
此組爐瓶盒三事,端莊富貴,以精銅鑄造,鏨刻鎏金,經數百年來包漿自然,光潤可鑒,應為清代宮廷所制。古代宮廷造器之法度乃非精銅不鑄器,非佳器不鎏金,足見此套拍品之貴,并且成套保存,品相完好,更加難得。乃收藏之佳器。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