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學者、詩人連橫有語云:“茶必武夷、壺必孟臣、杯必若琛,三者為品茶之要,非此不足自豪,且不足待客。”似乎孟臣壺已成為了紫砂茗壺的代名詞。確實,落孟臣款的紫砂茗壺數量眾多,且多為朱泥制器。根據臺灣紫砂學者黃健亮先生的粗略統計,在1040件工夫茶壺中,署“孟臣”款者至少占了23.46%。孟臣似乎從一個制作者的名字,變成了一種落款方式。在留存于世的孟臣壺中,有制工粗糙木印章款的潮汕小壺;也有鮮見的工藝精絕的刻字大品,其時間跨度,也從明末清初一直延續至今。
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象呢?民國李景康、張虹在《陽羨砂壺圖考》一書中給出了解答:“孟臣因負盛名,故贗鼎獨伙,凡藏家與市肆無不有孟臣壺,非精于鑒賞者莫辨。”這類現象也類似清中期的曼生壺,自曼生壺創燒之日起,便有大量托款制器現世,但這類器物往往與真品相去甚遠。
▲2016西泠秋拍
明末清初·惠孟臣制紫泥笠帽壺
款識:孟臣(刻款)
鐫刻:竹石居茗助,孟臣。
出版:《蓮房汲砂》封面及p28,盈記唐人工藝出版社,2015年7月。
尺寸:13×17.3cm
回過頭看惠孟臣的活躍年代,乃是明末清初時期,壺藝名家林立,惠孟臣定有過人之技藝,方才與其“盛名”相符。明末劉源長所著《茶史》載:“迨今徐友泉、陳用卿、惠孟臣諸名手,大為時人寶惜,皆以粗砂細做,殊無土氣,隨手造作,頗極精工。”可見惠孟臣是與徐友泉、陳用卿齊名的一代名工,可想而知其制壺之功力水平。而《陽羨砂壺圖考》:“孟臣制品,渾樸精巧,無不具備”的記載亦可印證孟臣之不俗功力。
那么,怎樣的茗壺才算是惠孟臣的真跡呢?黃健亮先生認為,它們應該具備工藝樸雅,款識工整,具晉唐楷書風格,并以鋼刀精描深刻等特征。除此之外,泥料與形制亦是具有較高時代辨識度的特點。據目前所見,臺灣成陽藝術文化基金會舊藏的“崇雅堂孟臣壺”與此次上拍西泠紫砂專場的“竹石居孟臣壺”為目前學界所公認的孟臣真跡。
此壺選紅褐色拼砂泥料制成,細看伴有點點黃色砂質顆粒,此種泥料砂質均勻,渾然一體,僅見于明末制器之上。而扎實的明末龍窯燒制氛圍,又使整器暗蘊寶光,滿溢古拙之氣。其壺身之束頸、三彎流、圈把,無一不彰顯了明韻古味。再觀壺底刻字“竹石居茗助,孟臣”七字,恰應《陽羨名陶錄》的記載:“(惠孟臣)筆法絕類褚河南”,乃追碑帖之意。
2013年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曾舉辦“陶都風·寶島情——宜興紫砂藝術臺北展”,上文所述“崇雅堂孟臣壺”作為臺灣地區展品參展,并獲得一致之好評,后聞悉此壺以巨價為大陸藏家購得。而此次“竹石居”款孟臣壺現身西泠秋拍,料想亦會受到紫砂愛好者的關注與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