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4769
估價RMB: 110,000-150,000
成交價RMB: 126,500(含傭金)
說明:“設關榷稅,上以裕國課,下以通商民”。一語道破清政府設立稅關的目的:上利于國家富裕,下易于商民買賣。早在清政府建國初年就在全國各地的水路要道設立眾多內陸常關,對過往商販收取名目各異的關稅。據統計,順治、康熙時有內陸關卡38個,雍正時有36個,乾隆時有40個。可見,清政府對關稅收入的重視,視征收關稅為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推動商品流通、便利百姓生活的主要目標。同時,這些常關均奉行清政府“大處用銀,小處用錢”的貨幣通行準則,對來往常關貨物征收稅銀或稅錢(后需折換成銀兩),再將收到的白銀鑄造成各類關稅銀錠。
夔關,康熙六年(1667年)設在四川東部的夔州府(今重慶奉節),自唐宋元明以來,始終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榷關,清雍正年間的《四川通志》記載:“貨之出荊襄,達吳粵,與夫諸貨之為川入蜀者,無不道經三峽,途出夔門”。“川貨”在報關納稅同時,其中一部分貨品將“滯留于夔州,再分銷川東各地”。夔州遂成為“川東一大都會,雄踞川東經濟中心之位”。清代的夔關是中國第一大商稅常關,其主要職責是對過往川江的商船征收的商稅,是四川及中央戶部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直到鴉片戰爭前,奉節因通關厘稅一直是四川第一大稅收來源地,清嘉慶時期其所征商稅為全川的80%。
目前發現夔關銀錠有十兩、五兩、二兩半三種。其中十兩的形狀為圓形,有兩種造型,其一,與通常所見的四川標準的圓碗形不同,外形較圓且厚高。錠面有四個戳記,內容分別是關名、時間、匠名和吉語,如“夔關胡永興五年六月福”。其二,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四川圓碗錠的造型一致,銘文有兩種,一是銘文為“四川夔關”兩戳;二是“夔關光緒二十七年匠興順源”,銘文的排列與光緒年間的標準錠形一致。五兩和二兩半的為圓餅狀,底部呈弧狀。通常有三個戳記,內容是關名、時間、銀匠。也有關名和匠名兩個戳記的。
QING DYNASTY A SILVER CAKE WITH ‘KUI GUAN’ MARK
重:321g
數量:1
RMB: 110,000-150,000
西泠拍賣網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西泠拍賣網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本網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銷、轉儲、發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