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屬于兩位藝術大師的一“幅”家國情
2018年,不僅是中國美術學院90年校慶之際,也正值中央美術學院100周年校慶。一代藝術大師兼美術教育家徐悲鴻先生作為1950年4月學校正式更名之后的首任校長又再一次被人們廣泛記起……
眼前這幅飽含心意的油畫《楊仲子全家福》將于2018西泠春拍與世人見面,從中我們不僅可以洞見小家大國的概念,更真切反映出在那個動蕩發展的年代,為我國近代藝術教育事業發展做出杰出貢獻的兩位大師——徐悲鴻與楊仲子間的真摯友誼,以及他們在那些動蕩奔波的年歲,為我國高等藝術教育所作出的探索和努力。
2018西泠春拍
徐悲鴻(1895-1953) 楊仲子全家福
布面 油畫
1928年作
簽名:戊辰冬日寫 仲子全家 悲鴻
說明:楊仲子舊藏,由其家屬友情提供。
59×80cm
就職北平,再見老友亦共事
1928年9月間,剛從福州回到上海的徐悲鴻,收到北平大學藝術學院的聘書,請他去擔任院長。于是,在抗日戰爭正式爆發之前,定居于上海、南京的徐悲鴻,和他早年在歐洲結識的我國著名音樂教育藝術家,當時定居于北平的楊仲子在這三個月(1928.10-1929.1,徐悲鴻任國立北平大學藝術學院院長,楊仲子時任音樂系主任兼教授,楊夫人燕妮任公共系法文教師)里有了較為頻繁的見面和交流。
楊仲子,1885年生于南京,1904年出國留學,1910年畢業,獲士魯斯大學理學院化學工程師證書。同年考入日內瓦音樂學院,主修鋼琴,1919年末畢業。曾在伯爾尼大學音樂會上,演奏他創作的樂曲《反對戰爭者之呼聲》。在歐洲,楊仲子的精湛演出受到輿論的廣泛贊揚,如1917年4月6日的伯爾尼《新聞日報》,便贊美楊仲子是“東方音樂之奇星”。
“新音樂人”大多脫胎于當時受過良好教育的文人,因此音樂并非他們唯一擅長之事,他們中不乏同時在幾個領域都取得不俗成績的佼佼者,楊仲子更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一人。“仲子又為以貞卜文字入印之第一人,尤妙在以刊詞句,如‘黃華依舊’、‘十日九風雨’等,皆此中杰作,未見可與方比者。因其中有極妙之和聲,非常人所能解悟摹擬也。”這是徐悲鴻對他金石藝術成就的中肯評價,而徐悲鴻所用的諸多印章中,有十六七方都出自楊仲子之手。
“徐悲鴻”
楊仲子刻 徐悲鴻自用印
戊辰冬日,為好友畫全家福
楊仲子在瑞士學業有成,同時也獲得了愛情。他博得了一位音樂同好的青睞和愛慕,她便是房東女兒英·詹妮(En.Jenny)。這位姑娘于1887年11月21日誕生在瑞士洛桑,她擅長西洋箏的演奏,亦能彈奏鋼琴。對于音樂共同的愛好,使他們走到了一起,并組成了一個美滿的跨國家庭。1920年夏,楊仲子偕夫人回國定居,夫人從此使用楊燕妮作為中文名字。仲子夫婦育有一子,名小石。楊小石(1923-2017),是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科的創建者和見證人之一,他主編的《英語修辭學》等著作為英語人才的培養做出了卓越的探索和貢獻。同時,由他錄制的許多英語教學磁帶等有聲教材,成為一代又一代英語學習者記憶中難忘的聲音。
某個冬日,徐悲鴻或許已經因為學校發生風潮,受到排斥、難施主張而準備去職南回,所以在離別前,想要為一直在異國他鄉給予他照顧的楊仲子繪一幅全家福。畫家運用在歐學習的經驗,以光影素描為基礎,利用解剖學、透視學的方法,運用中西融合的方式,給這個中西結合的家庭描繪了一幅不同于傳統意義上的全家福。
首先,一家人的著裝西式而精致,特別是坐在楊仲子腿上的小石身著藏藍色鑲白邊的羊毛尼上衣,配以黑色短褲和灰色連褲襪,在當時的北平極為少見。女主人較為放松的肢體動作,右手托腮靠在方桌上,透漏出其西方的成長背景和并不拘謹的隨性,亦能揭示出藝術家與描繪對象之間的熟悉程度;小石的眼神并不直視畫面,捕捉到兒童多動的人物特點;楊仲子系著領帶身穿雙排扣外套,棱角分明,目光深邃,臉頰上還生動地留有青色胡印。時年5歲的小石坐在父親的腿上,左手緊扣父親的食指,這一動作和人物連接細節生動而成功地描繪出年幼的孩童與父母之間的親密感,傳遞出滿滿的愛意和幸福感。
幼時楊小石(1923-2017)
其次,對于畫面背景和擺設,藝術家選用了紅木家具、青花瓷茶杯、一套中式桌面立鏡和墨綠色鐵皮水壺等看似平常卻又別具匠心的物件,它們用色豐富、典雅、穩重,搭配和諧美觀。另外,對于梯形構圖,如上文所說,畫面的重心偏向于右側深色調的楊仲子和膝上的小石,所以藝術家讓畫面左側的女主人身著黑色蕾絲點綴的駝色上衣,再搭配以深紅色紅木方桌、桌上的青花瓷茶杯和精致小巧的鼻煙壺以及她身后那幾個新鮮水果,用色彩來平衡整個畫面,突出其女性特點和女主人身份。
今時今日,這件可以充分代表徐悲鴻創作高峰時期日漸成熟的藝術水平的油畫作品,仿佛把我們帶回那個動蕩不安,但卻更加堅定了像徐悲鴻、楊仲子這樣的有志之士的一片初心的時代……小家大國,國危難,家安在,且自此以后,徐楊二人再也沒有機會可以這樣長時間親密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