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西泠拍賣舉辦了《首屆攝影及電影藝術專場》,213件拍品以83.57%的成交率成交,成交總額逾千萬大關,取得了優異成績。現階段在國內影像拍賣已漸漸為大眾所熟知,但電影藝術拍賣還未普及,西泠拍賣上拍電影藝術專題是一種有著長遠規劃的全新嘗試。西泠拍賣電影攝影藝術專場主創人陸豐川向我們介紹了組織電影藝術拍賣臺前幕后的故事。
從拍賣的角度看待電影藝術收藏,未來我們還有很長的道路要走。
兼具本土化和世界性的電影藝術收藏
陸豐川是個“空中飛人”,他的朋友圈常常定位在世界各地,所以他對于電影藝術的觀察是具有全球視野的。在他看來,電影藝術收藏就像是音樂藝術一樣,既有地域性又是全世界共通的文化,它可以跨越種族和國界,在全人類范圍進行交流傳播。他在日本就曾見到過系統收藏好萊塢電影的日本藏家,這就體現出電影藝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引發了共鳴。
但電影藝術又具有本土化的特點,陸豐川說,不同的地區和民族,有著不同的審美和成長經歷,對于事物的理解發展都會不一樣。美國、歐洲、日本都有自身特點的電影藝術收藏,中國從整體上還剛起步不久。此外他還談到審美具有時代性,這也是構成電影藝術收藏的要素之一,比如我們這代人小時候看《小蝌蚪找媽媽》,會很感動,但下一代人就可能體會不到,所以電影藝術的魅力是和時間緊密相關的,具有一種時代的共鳴性。
談及為什么會組織影像及電影藝術專場拍賣,陸豐川說當時他在梳理百年影像史之后會發現“影”“像”兩者不可分家。影像承載歷史和文化,不應片面地認為影像就是老照片,還應包括信札、繪畫、機械等多個品類,比如我們春拍時的專場封面就是郎靜山當年結婚時,朋友畫給他的冊頁。所以他當時在整理時決定把電影納入進來,影像藝術是一個通盤的考慮。
陸豐川還談到西泠做攝影及電影藝術拍賣,并不是一個純粹的市場行為,而是希望從文化的角度,引起大眾和相關機構的文化共鳴。現階段在國內關注和參與電影藝術拍賣的人大多是源于對電影的情懷,但一級市場還不成熟,所以拍賣行承擔了很多教育市場的任務,但他希望未來這個市場成熟之后,能有更多的畫廊、博物館、圖書館,甚至電影愛好者參與其中,在學術上進行梳理,拍賣行在商業上培養客人,最終融合一體,才會有更好的發展。
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 豬八戒吃西瓜》《沒頭腦和不高興》等早期動畫片照片底片約七十種一千余幀
從拍賣實踐觀察,陸豐川認為現在電影收藏的局限有兩個方面:一是人群不夠廣闊,對電影感興趣的廣大群眾、專業從事的電影人士參與度較低,需要我們不斷宣傳展覽推廣;二是有一些非常棒的電影收藏者,比如專門收海報、膠片、信札、道具等等,但把電影作為一個大文化背景來看,應該打破國界、打破媒介進行全方位收藏,這一點上還需不斷努力,需要大家聯合起來對電影藝術有更多的挖掘 。此外在組織拍賣時也遇到了一些困難,比如私下收藏電影藝術的很多,但在二級市場上還是較新的領域,價格基準尚未恒定;在征集方面,找出散落各地的珍貴史料也是比較花功夫的。
但是組織首場拍賣時還是幸運的,陸豐川說當時得到了很多影人家屬和上款人的支持,基本都是家里的舊藏,第一手來源,從后來的成交結果上也是超出預期,比較成功的。
而在談到價格區間設定問題時,陸豐川說拍賣市場的價格是委托人、拍賣行、買家三方協調的結果。委托人有心理價位,拍行根據拍賣經驗覺得合理可行才會接受上拍,之后經過市場檢驗,買家出價成交,經過一個過程會逐漸形成價值區間。而這也是一種“雪球效應”,很多收藏者看到拍賣結果之后,經過更多了解,可能愿意出手藏品,漸漸市場就會活躍起來,這個品類的價值就會體現出來。
并且陸豐川還解答了筆者長期的一個疑問,即如何從學術史出發進行拍品真偽價值的界定?陸豐川回答說,這個問題其實不難,以影人手稿為例,電影導演能不能界定電影手稿?不一定,電影導演對于電影藝術的理解或許比我們深刻,但是對于手稿這個專業品類而言,研究手稿的專家更合適、更有經驗來鑒定,這是從專業收藏角度出發的。當然未來希望看到更多來自文化藝術層面的思考探究,但落實在拍賣行為上,拍賣行的專業從業人員更具備實戰經驗。
陸豐川介紹說,今后每年西泠拍賣都會有攝影及電影藝術專場,電影始終和攝影放在一起,完整地呈現影像藝術。目前已經征集到一些精品,但西泠希望集中力量做大事,以不急躁的心態,盡一年力量做功課,在明年春拍給廣大藏家、行家一個整體化的呈現,試圖每一場都能拼湊出較為完整的電影史脈絡。此外今后也會在西泠網拍上拍影像藝術,我們打造的是舞臺藝術的概念,將戲劇、話劇、戲曲都納入進來。希望通過網絡拍賣,讓更多的人知道、參與、消費得起,引發大眾對這些文化領域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