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信札
周恩來、賀龍與印度友人合影
2015西泠印社拍賣公司秋拍,有一個包括119件(組)拍品的特殊專場分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崛起之路——中國近現代對外交往手跡”專場。筆者為此專訪了西泠印社拍賣公司專家陸豐川,請他介紹這個專場的來龍去脈。
緣起: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
蔣介石親筆
陸豐川介紹,這個專場去年就開始籌劃了,也是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但又不想局限于抗戰,就把它擴充一下,比如和抗戰相關的外交,因為整個抗戰歷史也可以說是一個對外交流的歷史。
他說:“正好有一批國外藏家收藏多年的藏品,從來沒有拿出過,可遇不可求,幾乎集齊了所有的重要歷史事件的參與者,如第一次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等侵華將領。而中國的部分又是我們的強項,所以就計劃配成這樣一個完整的專場。”
他透露,當時跟華東師大的學者探討這個計劃,他們很感興趣,還邀請西泠去做展覽,隨后舉辦一個研討會,具體可以說是華師大古籍所、漢辦中心主辦、歷史系和人文學院協辦的。
從“文物展”到“手跡專場”
馬戛爾尼書信
怎么來定義這批拍品?西泠一開始在華師大舉辦展覽時取名為“文物展”,最后推出的拍賣專場則定名為“手跡專場”。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陸豐川表示,西泠為此專門討論過,最早的定義為文獻,但文獻給人的感覺好像都是像報紙那樣的印刷品,而西泠這次專場則主要突出手稿的概念,所以就改為了手稿。但是后來逐漸征集到的拍品又不僅限于手稿,如柏林的文檔、重大的簽名照以及一些報紙,所以就想把它上升到一個文物的概念,包羅性比較強。不過文物這個概念可能帶來歧義:在學界,第一眼想到的肯定是印刷品,但在拍賣業,大家可能聯想到的是瓶瓶罐罐,所以為了突出手稿這個特色,又重新改名手跡專場。
梳理20世紀外交史
說到這個專場的學術價值,陸豐川強調,他個人覺得整個專場的特色在于拍品比較全,比較有系統性。整個專場分七個章節:第一次與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中俄戰爭、洋務運動以及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八國聯軍侵華、抗戰和新中國外交。
所以這個專場不光是抗戰,而是一個大國崛起的過程,所以我們把它定義為崛起之路。大家也可以看到,里面有很多小的專題,涉及中英、中美、中法等關系,也是跟大國崛起之路有很緊密的關系。要想更好地理解抗戰的文獻,理解20世紀中國的外交,一條更清晰的脈絡慢慢浮現,亦即中國的崛起之路。
重大史料有待發掘
陸豐川還介紹了專場中幾件特殊的拍品:
勞森的中國日記
一本哈利·勞森(AdmiralSir Harry Holdsworth Rawson,1843~1910)的日記,其主人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親歷者、英軍侵華上將。其中他記錄了當年大沽口戰役爆發當天的情況,巨細靡遺地記述了從凌晨三點鈴聲響起開始一整日的經歷,包括大量不為人知的細節。還記載了少年勞森在中國的所見所聞,既有對時局的評論,也夾雜著對遠東風土人情的描摹。陸豐川認為,這么完整而且史料性又強的東西是很有歷史價值的,他希望有中國的博物館來收藏,中國的出版社來出版。
景星帖
一個54頁的冊頁取名為景星帖,由恭親王奕欣,洋務運動領袖李鴻章,軍機大臣兼總理沈桂芬,被譽為“中國實業之父”和“中國商父”的盛宣懷,清代著名外交家、曾國藩次子曾紀澤,洋務運動時期中央的主要領導者寶鋆,清代政治家與外交家、臺灣巡撫邵友濂,晚清思想家王韜,直隸總督兼充北洋大臣王文韶等所作。跋文由日本第一任內閣首相伊藤博文,日本近代史上的外交官、漢學家井井居士,日本明治時期著名漢學家森槐南等日本人題寫,戊戌變法失敗后逃往日本的康有為在己亥(1899年)正月題寫了跋文。如此蔚為大觀的書畫冊,是中日之間政治沖突和文化交流并行不悖現象的見證。
致唐在復信札
一批致中國外交官唐在復的信札,包括當時的總統袁世凱以及諸多外交家、政治文化名流,涉及中俄恰克圖會議、中日滬上停戰協議、抵制日貨、國際聯盟會議、贊助營造學社等重大歷史事件。陸豐川表示,唐在復是上海人,著名的外交家,幾乎經歷了所有重要的外交決策,而他一生的外交生涯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外交家,其中還涉及許多沒有發表過的重要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