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1470 ~ 1559)、米 芾(1051 ~ 1107)(款) 草書題南宮水墨圖
水墨絹本 手卷
著錄:1. 明?陳繼儒《妮古錄》(載《中國書畫全書?五》P172,上海書畫出版社)。
2. 明?汪珂玉《珊瑚圖》(載《中國書畫全書?八》P505, 上海書畫出版社)。
3. 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彙考》(載《中國書畫全書?九》P520, 上海書畫出版社)。
5. 清?高士奇《江村消夏錄》(載《中國書畫全書?十一》P292,上海書畫出版社)。
6. 清?王原祁編《佩文齋書畫譜》卷一百,三。
4.《四庫全書珍本初集子部藝術類?繪事微言》卷十三。
7.《文徵明書畫簡表》P311,人民美術出版社,1985 年。
8.《文徵明》P270,吉林美術出版社,1996 年。
9.《文徵明題畫詩》P27,學海出版社,1998 年。
10.《歷代著錄畫目正續編》P40,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年。
說明:張孝思、華世芳題跋,姜紹書、華世芳等舊藏。
引首:101×29cm 畫心:110×29cm 127×29cm 題跋:245×30cm
一.書壇圣手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后以字行,改字徵仲,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江蘇蘇州人。是統領吳門畫壇長達半個世紀的絕對領袖,名列“明四家”之一。文徵明書法造詣深厚,臨學精博,篆隸楷行草各體兼工。師承晉唐各家,主要學習鐘繇、二王和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法度嚴謹純熟,筆鋒挺秀,書體端正,風格清俊秀雅。作為美術史上“超一流”的名頭,自五百年來,多少藏家欲求一真跡而不得。
此次西令推出的《跋南宮水墨圖》是文徵明一生中最著名的書法之一了。甫一展觀,整卷書法神采奕奕,一望即知乃文氏較晚年典型書風。此類書體將李應禎的俊逸和趙孟□的溫雅融合成一體,柔婉而不失勁健,頗有綿里藏針之感。整卷書寫一路神行,不見任何遲滯,尤以末兩句“山齋十日經過斷,榻得南宮水墨圖”十四字寫的最為精彩。縱使用放大鏡對其任何細部細心觀察,亦力能扛鼎,不見懈怠。觀此卷,信乎老衡山書藝已臻化境,實非妄言。
二.迷離身世
當《跋南宮水墨圖》與《南宮水墨圖》同為一卷的時候,它的第一個收藏者是明朝的著名大收藏家項希憲。在這裡,這件書法開始變得天下聞名-------- 陳繼儒在他的《妮古錄》,王世貞在他的《弇州山人四部稿》中都記載過這個堪與沉周《三檜卷》匹敵的名作。從項希憲家流散后,這個卷子被明末鎮江大收藏家張孝思收藏,并在卷后作跋。繼而又經著名藏書家姜紹書遞藏,至康熙間流入高士奇府上,成為《江村銷夏錄》中的自玩重寶。經高家幾代人把玩,最后傳至其孫高岱之手。《南宮水墨圖》的最后一個藏家,乃大名鼎鼎的乾隆年大文豪沉德潛,然而這一切都隨著徐述夔的文字獄案發煙消云散。在對沉府的徹底查抄后,這件有著三百年清晰流傳史的名作竟失蹤在了歷史長河中。
三.重見天日
在晚清的時候,江蘇金匱縣(今江蘇無錫)華氏家族出了個著名的數學家華世芳。華氏家族是江南大戶,世代喜好收藏。據華世芳自述,他自己公務之余亦喜蒐集前賢墨寶。因為一次偶然的經歷,得到了一件傳為米芾的《云山圖》。自得寶之后,華世芳便對這個《云山圖》愛不釋手,日夜展玩不知疲倦。他也時常抱怨這件米芾名作竟流落鄉野無人賞識,甚是可惜。又是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市肆上發現了一件文徵明的書法手卷,其內容正是《跋南宮水墨圖》。華世芳不顧店主要值極昂,當即將其買下,與《云山圖》合裝一卷。幸得華世芳對此卷真愛有加,日夕展玩,題跋幾十次竟達數千言之多。至此,失蹤了百馀年的文徵明名作終于再現人間。據《江村銷夏錄》記載,張孝思題跋后仍有張英、陳廷敬、王鴻緒、勵杜納四閣老題跋,惜已與《南宮水墨圖》一同佚去,旬為人間憾事。
四.《跋南宮水墨圖》與《云山圖》
《南宮水墨圖》演世已經二百年,畫作原跡恐不復存于世。這幅米芾《云山圖》能與《跋南宮水墨圖》合璧,可以說是最好的結果了。《跋南宮水墨圖》流傳脈絡清晰,歷代著錄繁多,前人已定為文徵明代表作。《云山圖》在《南宮水墨圖》已不存的情況下又能彌補《跋南宮水墨圖》繪畫部分的缺失。且《云山圖》畫藝精湛佈局奇譎,亦當元明之際高手所為,堪稱下真跡一等,足可寶玩。此外,高居翰教授早在上世紀中葉便將此圖編入《中國古畫索引》,更為凸顯《云山圖》之珍貴。
歲月流轉,難得歡喜因緣。《跋南宮水墨圖》與《云山圖》的合璧,亦將成為藏界的一樁千古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