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日,為期四天的2011西泠春拍收官,共23個專場總成交額為15.2億元,總成交率為89.5%。
從“歷代名硯”、“近現代名家篆刻藝術”、“歷代古琴”、“當代玉雕”再到全國首次推出的“歷代庭園藝術•石雕”,整場春拍圍繞文人情懷和生活雅趣展開,可以說是一場“雅生活”的呈現,從中國書畫這一西泠的核心領域,沿著發揚文人藝術、文人情懷、文人雅趣的路徑,深入到他們的書房、客廳一直到他們的私人庭園,令書畫藝術更富有立體感、縱深感,也更多地著眼于藝術門類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將藝術與生活融合,呈現出 “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審美態度和藝術精神。尤其是在西湖成功申遺這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候,西泠倡導的“藝文與生活并重”理念,對提升城市的生活品質有著積極的影響和推動。
清康熙·御銘鳳紋松花石硯
成交價(RMB):5,290,000
林清卿雕田黃石荷塘宿鷺薄意章
成交價(RMB):8,107,500
吳德昇 青史香塵
成交價(RMB):10,350,000
清•漢白玉皇家四面工西洋番花凈瓶石臺一對
成交價(RMB):4025000
最廣受藏家關注的書畫部分,所有專場成交率均在90%以上,表明江南市場的成熟。古代書畫部分,石谿《秋山晴嵐圖》1725萬元成交,王鐸行書《問緱溪詩》2185萬元成交,趙孟頫 《滾塵馬圖》1150萬元成交,懷素草書《千字文》(宋摹本)2990萬元成交,謝時臣 《金閶佳麗圖》2070萬元成交,王翚《溪山深秀圖》1092萬成交,合理地體現了作品的藝術價值。近現代名家書畫專場中,任伯年《華祝三多圖》以1.67億元成交,刷新了任伯年的個人拍賣紀錄;西泠印社首任社長吳昌碩的《花卉冊》以800萬元起拍最終以2875萬元成交;潘天壽一幅兩平尺大小的《神憩圖》拍出1035萬元,刷新潘天壽作品單平尺最高紀錄;齊白石的多幅作品也以超過估價數倍的價格成交……近現代書畫大家作品的影響力更具廣泛性,尤其是海派藝術的理性價值回歸,從中我們看到浸透在書畫藝術中的文化精神正在到達一個新的高度,這與近幾年來藝術市場的不斷發展息息相關。而在篆刻硯印領域,最初如此小的藝術門類,歷經幾屆西泠拍賣會,今次已經達到總成交額逾一億,其中近現代名家篆刻藝術專場進行到深夜三點依然高朋滿座,并且上演了白手套,這令我們感到欣喜,欣喜的是,人們對于這一“方寸之間見大千氣象”的藝術載體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和熱愛,欣喜的是,篆刻這一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藝術有了更豐潤的土壤。
任伯年(1840~1895) 華祝三多圖
成交價(RMB):166,750,000
吳昌碩(1844~1927) 花卉冊
成交價(RMB):28,750,000
懷素 草書《千字文》(宋摹本)
成交價(RMB):29,900,000
國內首個“歷代庭園藝術•石雕”專場得到了海內外藏家的認同和支持。作為從古至今文人雅集的一處重要所在,庭園藝術歷經三千多年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人文面貌和風格。從書齋雅玩到庭園雅集,西泠不斷在與藏家一起梳理文人生活方式的脈絡,一同感受文人雅趣的內涵,采擷散落在歷史長河中的傳統文化與藝術精華,融貫到今時今日的風雅生活里,與石相伴,賞畫彈琴,把酒當歌。這一專場的推出,引起藏家乃至社會各界的共鳴,95.88%的成交率,體現的是人們對于“幸福感”的追尋,這種在適當的時候放慢節奏、熱愛生活的“幸福感”,也同樣體現在“中國陳年名酒”、“古玩雜件”等專場中,而對于在城市中忙碌的人們來說,“幸福感”是無價的。
1959年2月3日五星牌貴州茅臺酒(三瓶酒為同一生產日期)
成交價(RMB):2,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