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之用,世人皆可得。或焚之驅穢、或登歲祈年。茗之飲,世人皆可嘗,“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即可知。
然香、茗之于文人雅士,所用則為助清興、增雅趣。如明人文震亨所述:“香茗之用,其利最薄,物外高隱……”。或好友相會,吟詩分茶,便添得三分優雅佳興;或臨帖作畫,爐香裊裊,可清新筆墨、滌蕩心神;亦或小齋安坐,憑窗爽飔、竹韻悠然。一杯香茗、一爐沈香,便覺靜澹悠然,可澄懷味道、思游北溟。
香、茗為物,沖淡不具。所品在心,所賞在器。故自古香、茗之用具便成為文人清玩的對象。無論官、哥、汝、定,金、銅、玉、漆,代不乏美。香具中有各種款式的爐、瓶、盒,香筒、香幾、香盤等用具。茶具因時風不同,歷代器用繽紛其美。歷代茶具的牽引又帶觀者進入一個豐富多茶的茶文化史。
本次香具專場匯集明清各個款式銅爐、玉爐、瓷爐、竹雕爐六十余件。清•玉堂清玩款倭角四方爐,爐色、款識、形制三美具在,線條流暢,做工極佳。口沿內側略微內收,四足弧線簡潔、優美。底為鑄款,鐫刻精美。原配銅底座亦線條精美流暢,是銅香爐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清乾隆•蟠螭云雷侈口鼎,其款式源于《紹興鑒古錄》,《宣德彝器圖譜》廿卷本有刊載。此器為乾隆時期仿古之作。一只螭龍昂首攀于口沿之上,雕刻細致生動。鼎身以云紋布身,雕刻精細,層次豐富。口沿下一圈回紋,與螭龍相對鐫刻楷書六字“大清乾隆年制”款。在香爐之中是一款十分少見的仿古爐。
明末“秋月款”壓經爐,造型典雅,線條簡潔流暢,銅質精良,在棗紅皮色之下,雪花金含蘊于內依約可見,是文房中難得的案間清賞。煮茗燃香,佳物在案、幽香縈室,便得“一爐幽情伴秋月”的佳意。
清•“宗甫”款獸鈕銅香熏,爐蓋鈕為一大兩小三只瑞獸,三獸躍走坐臥,姿態各異,于祥云之上圍繞一寶珠。爐身有兩獸耳,爐體上四處開光,其內高浮雕花鳥。下部為三足連梯座。底有“宗甫”款。此爐做工精良,卷云、獸鬃、鳥目、花筋葉脈等細節之處都清晰可見,絲絲分明。銅質精良,持之頗為壓手,栗殼色皮殼,古意盎然。
清康熙 雙龍戲珠缽式爐 高:17.5cm 口徑:16.7cm
宣爐為中國銅器制造史的又一次高峰,以其款式多樣,用料精良,工藝精美,深得世人之青睞。宣爐大多仿照宋代官窯瓷器器型而制,亦有款式造型特殊者。此香爐即仿家俱臺幾而制,上有方折口沿,高束頸,兩側鑄有天雞耳,爐腹為“大明宣德年制”款。四棱腿足勁挺直下,足底向內微卷。香爐栗殼色皮,其上有大大小小的金斑,周身無其它紋飾,線條明朗清晰,簡潔大方,彰顯爐體線條及其上點金之美。置之文房案幾,便覚優雅之氣。
石叟為明末僧人,善制各類嵌銀銅器。所作各類香爐,雕像及各類文房器作皆精彩絕倫。此“石叟”款馬槽爐以嵌銀絲工藝制成。爐體邊緣部位嵌銀絲回紋,正面為“卐”字方格錦地。兩側以銀絲嵌飾花卉紋。爐身略呈棗泥紅皮殼,造型規整、精美。器形不大卻十分壓手,可見匠心錘煉之精益求精。底款“石叟”二字嵌飾精美、規整,為明末銅爐中之精美絕倫者。
一雙熏爐以碩大翡翠精雕而成,翡翠水頭頗好,翠色昂然,有若雨露欲滴之美。香熏雕成三彎足,聯接爐身處雕飾高浮雕獸耳。雙耳立體雕出,雕刻精美,其下銜雙環。爐鈕圓雕出大小相對的兩只獅子,繡球滾戲其間。蓋面四邊銜活環,極為靈動精美。
銅爐之藏,有小巧別致者、有文雅秀美者,皆可玩賞。此件清康熙•雙龍戲珠缽式爐銅爐,讓人一見便覺宮廷之氣十足。銅質精良,缽式爐體。口沿內收,一圈淺浮雕蓮瓣紋,紋飾層次豐富,立體感十足。爐身兩面開光處高浮雕雙龍戲珠紋樣。圖樣中云紋相布,兩條五爪金龍騰躍其上。龍鱗片片若泛金光、龍須飄舞有勢。中部一顆龍珠寶光耀目。爐之兩側為虎耳,神態生動、線條勁挺。口銜雙環,環衛浮雕滿工云紋。底款“大清康熙年造”六字楷書款鐫刻精美。
明清之際古風為盛,無論銅器、玉器常有仿古之作。以三代鼎彝、玉器之形加之于時風變化,此件白玉香爐就是此時古風之作。形制仿照商周銅簋之外形,圓口、圈足、雙龍耳。爐面束頸處為高浮雕獸耳紋,爐腹中部為蟬紋,兩旁以龍眼相飾。此兩組畫面相結合又成為一組獸面紋,將古風與時意相結合。龍耳雕琢精美,三面可觀,是清代玉爐之精品。
具體拍品詳情請見:/results/2010c/10cxlc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