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錄號: 322
估價RMB: 500,000-750,000
成交價RMB: 784,000(含傭金)
王 鐸(1592~1652) 行書古文
綾本 立軸
1651年作
識文:_聞在吳多所整飭,敝凋之方乃有起色。昨胞弟鏞來畿,復道其樸也。質年雄略,邁往東南半壁國家,攸賴弘矣。何日畫舫暢敘痛飲,舒我抑郁耶。
款識:_尊坤土老鄉(xiāng)親翁一笑。弟王鐸,辛卯閏二月書。
鈐印:王鐸之印(朱) 煙潭漁叟(白)
WANG DUO CALLIGRAPHY OF ANCIENT PROSE IN RUNNING SCRIPT
Ink on silk, hanging scroll
Dated 1651
241×53cm
RMB:500,000-750,000
作者簡介:_王鐸,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嵩樵、十樵、癡庵、東皋長、煙潭漁叟等,河南孟津人。明天啟二年進士,授翰林編修,累官經(jīng)筵講官,禮部尚書。清兵入關,至南明福王朱由崧任東閣大學士。順治三年仕清,官至禮部尚書。博學好古,工詩文、書畫。其書法名重當時,與董其昌并稱。
兩本(件)詩稿冊來自兩位不同藏家,其中一本12頁(未裱),一本22開(已裝裱),尺寸稍有差異,12頁本縱27厘米,橫20.5厘米,22開本為縱28厘米,橫20厘米,皆為紙本。據(jù)12頁本的主人介紹,其先祖從河南遷徙浙江,此為世藏之物,原本規(guī)模甚大,文革中部分被焚毀(同時被焚毀的還有王鐸的書法手卷、立軸和拓片),剩余的在家族折產(chǎn)時被分成數(shù)份,散佚各家。22開本則經(jīng)過遞藏。其實,世藏也罷,遞藏也罷,王鐸詩稿的出處起端都在河南孟津。因為王鐸一生有三個地方是常留之地:老家孟津、北京和南京。他是封建士大夫、傳統(tǒng)文人,為官時可以志在四方,致仕(退休)后期望的是葉落歸根,這個想法一輩子都縈繞著他。所以他不會讓自己的詩稿長期保存在北京和南京,那都是暫存之地,唯有老家孟津才是永久的歸宿。何況身處亂世,一生都在顛沛流離中,這種想法更加自然。所以才會有順治二年(1645)7月他與錢謙益等被多鐸從南京帶往北京前親自焚燒詩稿千余卷的事發(fā)生,如果是返回孟津老家,并且無人監(jiān)管,還會發(fā)生這樣令人心痛的事嗎?
兩本(件)詩稿冊均有王鐸自編序號,其中涉及的事件、人物在王鐸行蹤中均可查證,從而可以大致推斷手稿的年代。比如12頁本中《酬荊岫》詩,就是王鐸寫給他的好友、曾任南明弘光朝禮部郎中楊荊岫的。1645年10月楊荊岫不屈于寇而死,入葬時,其碑陰就是王鐸書寫的。由此可知,12頁本至少是1645年王鐸54歲之前的手稿(12頁本前后編序基本未亂)。22開本中也有兩首王鐸寫荊岫及其兄弟的詩,還有多首詩記載了他的游蹤,比如他記游杭州、嘉興等詩,都有行蹤可查。這兩本(件)詩稿冊(包括2005年西泠秋拍古代專場688號拍品《王鐸詩稿墨跡冊》)前后是否有關聯(lián),有待進一步考證。毫無疑問,兩本(件)詩稿冊的意義和價值值得高度重視。 (胡西林)
西泠拍賣網(wǎng)上刊載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報導、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志、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軟件、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以及為注冊用戶提供的任何或所有信息,均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及適用之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及/或其它財產(chǎn)所有權法律的保護,為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
未經(jīng)西泠拍賣網(wǎng)的明確書面特別授權,任何人不得變更、發(fā)行、播送、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或利用西泠拍賣網(wǎng)的局部或全部的內容或服務或在非西泠拍賣網(wǎng)所屬的服務器上作鏡像,否則以侵權論,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特別地,本網(wǎng)站所使用的所有軟件歸屬西泠印社拍賣有限公司所有, 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及國際版權公約法律保護。除經(jīng)本網(wǎng)站特別說明用作銷售或免費下載、使用等目的外,任何其他用途包括但不限于復制、修改、經(jīng)銷、轉儲、發(fā)表、展示演示以及反向工程均是嚴格禁止的。否則,本網(wǎng)站將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及相關法律追究經(jīng)濟賠償和其它侵權法律責任。
任何使用者將西泠拍賣網(wǎng)展示的拍品圖品及其衍生品用于非商業(yè)用途、非盈利、非廣告目的而純作個人消費時和用于商業(yè)、盈利、廣告性目的時,需征得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書面特別授權。應遵守著作權法以及其他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得侵犯西泠拍賣網(wǎng)及/或相關權利人的權利。